一、考情分析
本章節內容相對較多,在歷年中級經濟師考試中案例題出題頻率較高,考查相對較靈活,建議大家結合教材精講班理解學習。
本章考試歷年出題分值10-12分。
考試要求:
(1)理解人力資本投資的一般原理。
(2)掌握人力資本投資收益分析的基本方法。
(3)分析高等教育的成本與收益。
(4)區分在職培訓的基本類型,理解在職培訓成本、收益的分攤與分配的基本原則,分析在職培訓對企業雇用政策和員工流動行為的影響。
(5)理解勞動力流動對企業和員工的影響,分析影響勞動力流動的因素和造成各類勞動力流動的原因。
二、三星級考點梳理
考點1:高等教育投資決策的基本模型★★★
(一)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決策的基本模型,可以看出:如果上大學的收益現值超過上大學的成本,則上大學就是值得的,否則,從經濟角度來說,就是沒有意義的。
(二)高等教育投資決策的幾個基本推論
1、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投資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長,則上大學的凈現值越可能為正,上大學可能性更大。
2、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上大學的成本越低,則愿意上大學的人相對就會越多。
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之間的工資性報酬差距越大,則愿意投資于大學教育的人相對來說就會越多。
4、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折算上大學的未來收益時所使用的貼現率(利息率)越高,則上大學的可能性就越小。
(三)關于上大學的合理年限決策
達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資年限是在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的那個點取得的。
①不同的人,上大學的邊際成本是不同的。
②不同的人最好選擇上不同年限的大學。
③在邊際收益一定的情況下,邊際成本高的人愿意上大學的年限更少一些。
④邊際成本一定的情況下,能夠從每多上一年大學中獲得更高邊際收益的人,更有可能上更長年限的大學。
【2023真題·單選題】關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佳年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佳年限的決定條件是上大學的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
B. 不存在一個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佳年限
C. 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越長越好
D. 每個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最佳年限是相同的
②B、C、D選項錯誤:學習能力強——上大學邊際成本更低——上大學年限更長。學習比較費勁——邊際成本更高——上大學年限更少。因此,不同的人最好選擇不同的上大學年限。
考點2:教育投資的私人收益估計偏差★★★
高估偏差 | 也稱為能力偏差。對教育投資的回報率進行估計時,很可能會過高地估計一個人能夠從教育投資中所能獲得的收益,把工資性報酬當中不應當歸于教育的部分也認為是教育作出的貢獻 |
低估偏差 | 低估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所產生的私人收益 |
選擇性偏差 | 一方面高估了實際上沒有上大學的人因為沒上大學而放棄的收益,同時低估了大學畢業生們從上大學中獲得的收益(即高估放棄的收益,低估了實際獲得的收益) |
【真題·單選題】下列情況中,會在高等教育投資收益估計中造成高估偏差的是()。
A. 上大學者可能本來就比沒上大學者能力更強
B. 在上大學的收益中包括無法被估算的心理收益
C. 在上大學的成本中包括心理成本
D. 假如大學畢業生不上大學,他們的工資性報酬比高中畢業生更低
考點3:在職培訓的成本與收益及其安排★★★
在職培訓投資的成本及收益安排
培訓 | 成本 | 收益 |
一般培訓 | 員工負擔成本并享有收益。 員工在培訓期間接受一種與較低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低工資率(低于不培訓時的市場工資率)。 | 在培訓以后又獲得與較高的生產率相對應的較高工資率(高于不接受培訓情況下所可能獲得的市場工資率)。 |
特殊培訓 | 在培訓期間,企業向員工支付一種位于市場工資率和低生產率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 企業和員工共同分攤成本。 | 在特殊培訓完成之后,企業向員工支付一種介于市場工資率和高生產率工資率之間的工資率。 企業和員工共同分享收益。 |
【2023真題·單選題】關于在職培訓成本承擔方式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一般在職培訓的成本應全部由企業承擔
B. 特殊職培訓的成本應全部由員工個人承擔
C. 一般在職培訓和特殊在職培訓的成本均可由企業和員工共同分擔
D. 所有在職培訓的成本應全部由企業承擔
考點4:勞動力流動的主要影響因素★★★
具體因素 | 影響情況 | |
企業因素 | 企業規模 | 企業規模越大,員工流動率越低(①工資比較高;②工作機會多) |
所處地理位置 | 企業位于企業數量較多的大型都市地區,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員工流動率比較高。 | |
組織文化及 | 心理感受不佳是員工滿意度下降最終離職的主要因素。心理成本過高或者心理收益過低,都會導致流失。 | |
勞動者因素 | 年齡 | 年輕時流動頻率較高: ①工作匹配質量;②人力資本投資動機,流動機會成本低,投資回收期長。 |
任職年限 | 任職年限越長,離職可能性越低。 ①工作匹配質量好;②特殊培訓人力資本多;③心理成本下降;④心理收益上升 | |
性別 | 女員工離職率高,在職年限更短 | |
市場周期因素 | 寬松狀態(供大于求) | 已經就業的勞動者的流動機會受到削弱 |
緊張狀態(供小于求) | 勞動力流動率上升 | |
失業率和臨時解雇率 | 衡量勞動力市場松緊程度的指標: ①失業率(失業率高,離職率低);②臨時解雇率(臨時解雇率高,離職率低) | |
經濟周期 | ①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勞動力流動率高; ②經濟停滯期或衰退期,勞動力流動率低 | |
社會 因素 | 1、整個社會對于勞動流動者的態度以及流動的傳統習慣。 | |
2、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使勞動者的直接流動成本不同從而影響勞動力流動。 |
【2023真題·單選題】其他條件一定,更有可能導致員工提出離職的情形是( )。
A. 勞動力流動成本高
B. 勞動者目前任職企業的管理水平高
C. 勞動者在當前企業任職年限長
D. 勞動力市場緊張
三色筆記
三色筆記,濃縮教材精華考點,且三色標識重點。
紅色主要是重點、??键c;
藍色則主要是概括和歸納的重點關鍵詞,輔助快速記憶;
黑色是掌握即可的知識點,有印象即可。
三色筆記能夠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重點在哪里,并且重要的考點都兼顧到了,方便我們后續的復習和回顧。三色筆記有中級經濟基礎、中級人力資源、中級工商管理三個科目。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oyjl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